封面:北歐建築,拍攝者周悠遊
作者:張妍,國際新聞記者,「在場」獎學金第二季三等獎獲獎者周悠遊作品的編輯
悠遊曾在申請書裡寫道,她拿出自己的護照,寫下「The document that shouldn't exist」,當時我作為評委立刻被打動了。後來悠遊成為四位獲獎者之一,我便主動請纓擔任這篇稿子的編輯。
我周圍都是流動中的異鄉人,自己也是其中一員。這些年來跨國、跨洲搬家三、四次,除去體力上的勞累,最痛苦的便是每轉換一個地方,都要重新處理一遍身份證件:護照、簽證、居留卡、社安號碼、租約、雇主信、出生紙、結婚登記簿、公證書、駕照、醫療保險⋯⋯而每到一個新的移民局或市政廳辦事時,接待處都會先問:你持哪國護照?出生地在哪裏?然後從號碼機取一個號碼給我——護照上寫著我的出生地在哪裏,決定了我等待的隊伍有多長,手續有多繁雜。從美國到歐洲,無一例外。
作為在全球化美夢中長大的人,最終在流動中明白了,流動原來也是不平等的。
在編輯過程中的數次交談裡,我了解到悠遊也有過相似的經歷。中國出生長大、美國留學工作,異國安家。與我不同的是,她曾是專門研究全球移民的記者,報導過許多移民政策的灰色地帶和其中存在的不公義。她甚至為了理解「移民」、「國籍」這些概念,回到學校修讀相關課程。愛沙尼亞的「數字居民」是她找尋到的案例之一,一個有可能重新定義什麼是國籍與公民的實驗。
借悠遊的訪問和書寫,我漸漸瞭解到這個地理上位於東北歐的小國在脫離蘇聯之後,如何走上了自我更新之路,與歐盟為代表的所謂自由世界連結,同時在治國上進行「電子化」和「去中心化」的管理。「數字居民」項目便是其子產品之一: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線上申請到一張由愛沙尼亞政府頒發的數字身分證,接駁愛沙尼亞的工商和政府服務,以及愛沙尼亞所在的整個歐盟商業體;而整個過程,並不需要你親自到愛沙尼亞來。而從不會錯過任何改寫身份的機會的中國人,發現了這個窗口。
悠遊描述了許多中國申請者的矛盾心態:既有政治覺醒與反思,又希望遠離政治、專注賺錢;既留戀原地的舊環境,又想要接受新事物的洗禮和衝擊。有俄羅斯申請者比中國人走得更遠,不僅申請了「數字居民」,還移民愛沙尼亞了——悠遊引用了受訪者的話,在獲得新身份之前,「沒法看清楚還在繭裡的自己」,而獲得新身份之後,「就像是從毛毛蟲變成了蝴蝶」。這些精彩的引語並非為了將「數字居民」描繪成完美的項目,而是意指心態上的轉換帶來的改變,而「新身份」,只是一個小小的支點。
悠遊親身到了愛沙尼亞,看到了這個國家在新與舊之中呈現的面貌。而透過「在場」的訪問和考察,悠遊描述了這個「流動實驗」的另一面:項目的設計者和運營者抱怨許多申請者只是為了嚐鮮,卻沒有成為「付費客戶」,沒有為愛沙尼亞帶來稅收。同時,他們還要留心這個項目不被跨國洗錢者利用,要保證國際法合規。此時,這個新身份的外衣才被緩緩剝下,原來,這依然是一個政府的經濟發展項目。
悠遊細緻地書寫了這個項目的來龍去脈和參與者的微妙心態,同時,她沒有貪心地去描繪全局,而是找到了被禁錮在系統裡的中國人和一張異國虛擬身分證的交會點,進行誠實的記錄。或者可以這麼說,她找到了一個局部,亦找到了這個題目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