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 / 莊瑞琳
整理者 / xiaoya
工作坊時間 / 2023年8月19日
談編輯:
先談談到底「編輯」是什麼?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認為編輯其實是作品隱形的共同作者。並不是說編輯實際寫了什麼,而是關於一個作品的討論,一個作品的精神,甚至是寫作者的心態,都是跟編輯的討論所共同促成。作為隱形作者,這是「編輯」這個角色很迷人的部分。
編輯不只是在完成文稿而已,事實上是共同的演出。一本書或作品,演出包括書的那一頁應該長什麼樣子,要搭配什麼樣的圖表,製造什麼樣的氛圍,書封要長什麼樣子,可以找到哪一位最好的設計來為這個題材和作者服務。
編輯非常像導演,根據作者跟題材的特質,要溝通和組織,將各個環節串起來。做得好,可以達到藝術性的層次。
作者跟編輯的「鏡像關係」是因為,當你跟對方工作到一個階段,你會在對方身上看見自己。
作為編輯:
我決定成立自己的品牌來做出版社,因為我想跟一些我最喜歡的書的編輯一樣,了解一本書到底是怎樣從零開始。我要怎麼才能知道,海明威、費茲傑羅、馬奎斯正站在我的面前。這些作家也曾被很多出版社拒絕過,假設有五家出版社拒絕過ta,為什麼第六個編輯沒有拒絕?那一定是發現了他/她的生命嗎?
我就很想當這樣的人,我覺得這是當編輯很過癮的事。編輯也很像是一個心理學大師,怎麼發現新人,同時要跟一無所有的作者從零開始,事實上經常在扮演理解ta的角色,這個角色會持續非常久。有很多作品為什麼會觸礁寫不下去,或者最終無法出版,都跟作者的自我對話沒有完成有關。
談作者:
從作者那一端,大家一定會經常問自己:你到底是不是作者?
如果你是一個記者、一個報導者、一個學者、或一個研究者,經常在寫東西,可不代表你是一個 author。「作者」有一些特殊性,我相信今天參加比賽的人,或是想要出書的人,對自己一定有所期待。
我跟一位作者第一次開會,經常會問ta:你作為記者時寫的東西,會跟你現在要寫的題材有什麼差別?我認為這會是不一樣的作品。所謂「作者」,應該是你做了哪些事讓自己的作者性出現,可以在龐大的世界史的書架中占有一席之地。
論建立作者性的三個重點:
第一是布局。不管寫5000字還是1萬字,作品要寫得好,一定要在意布局。你的布局會決定你的切角,你的切角就是你的世界觀,你的世界觀能不能凸顯你跟其他作者之間的不同,你的獨特性才會出現。
我在看一個人的作品時,經常會看ta的布局,這會代表一個人作者性的初步成熟。
第二層次的成熟是語言。語言很神秘,不完全是天份,到底要透過哪些方式去找到自己的聲音,找到自己的語言非常重要。
需要書架與對話者,你作為一個走在建立作者性路途上的人,你自己的書架是什麼?你可能必須列出你的藏書,哪些書影響你,哪些書可能是你的目標,對於成為一個作者來講,文學的閱讀跟涵養是很重要,無形中會影響到你的語言。
以及你必須要尋找自己的對話者,當然對話者有可能是這些書,也有可能是編輯。所以對我來說,面對正在尋找作者性的作者,成為ta的對話者,是編輯很重要的角色。
第三個重要的是「人物塑造」。文章的主角不一定是人,可能是沒有生命的物體,也可能是動物。
談寫作目標:
在寫作中,應該要有野心,這個主題,當你寫完書,也應該成為一個專家,這是我的看法。
談作者身份的覺悟:
一個人對自己作者身份的覺悟,通常是在完成書後才開始的。因為完成書以後,你會開始接觸到讀者,接觸到書評,會去不斷意識到原來你寫的東西哪些是成功的,哪些還不到點。
談非虛構寫作的自我準備:
非虛構寫作的自我準備工作,前期你一定需要問自己,資料的收集多不多?夠不夠?采訪人數有多少?整個素材的歷史跨距有多大?你要了解時代性,必須能夠沈浸在那個時代裡面。
談作者對自己的掌控:
對自己的掌控,不只是進度,包括你必須要自我覺察自己情感上跟這個題目的關係。很多作者第一次寫書時會選擇家族史題材,在情感上有很多糾葛,寫作也會誘發一個人的性格,會誘發你去面對自己很匱乏不足的一面,像在照鏡子。
所以對自己的覺察跟掌控非常重要,才不會讓這件事最後沒有辦法進行下去,或者進行得太過痛苦。
談執行:
你之所以可以成為一個作者,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問題意識。
再來是篇幅,素材的特質可以決定篇幅,然後再進一步去做所謂布局跟風格,也就是組織架構跟語言。
找人討論,真的不要擔心沒有市場,或怎麼找合適的出版社。
要問作者的三個問題:
你能夠說出來,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嗎?
如果需要長期投入,不會放棄的原因是什麼?
希望讀者讀到什麼重點,希望他們記得什麼?
從編輯的角度來看,我更在意的是原創性,我們的社會可以產生多少的抱負、野心、原創性,願意去用自己的角度把它寫出來,就算寫得再不好,都要試著去想,你為什麼連想都不會,為什麼連想都不可能?
Q&A
Q:當文章的長度從5000到更長的擴充,架構怎麼設計才能更好整合?如果已經有一些單篇文章,怎麼找到一個比較統領性的點子,然後來組成一本書?
A: 文章怎樣擴充,比如劉致昕的《真相製造》,原來在新聞媒體發表的時候,經常都有字數與截稿時間的限制,他手上的采訪材料還有很多,過去必須因為篇幅的關係要放棄的,這時候你可以可以回去看自己的田野筆記,你的采訪記錄做到多細,原始的采訪記錄做得越細越好。
寫作很有趣,很多無聊的細節,最後會在寫作當中突然發光,可能是你對受訪者很多細微的觀察,然後是受訪者不經意的回覆,重看田野筆記,做場景的重新建構,需不需要多橫向擴充訪問對象,或二手資料的建立,我們都可以站在別人的著作上往前走,把自己的歷史觀或社會觀加厚。
至於說非虛構,還是要看最後你所站的制高點到底是什麼?必須要有書的制高點,然後再來重新安置你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