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玉潔,作家,記者,著有《眾聲》等。「在場」第四季得獎者李潔琳文章之編輯。
我一向對「離散」的議題很感興趣,因為離家、聚散、漂泊是我長年的經驗,也是1990年代之後許多中國人的共同命運,所以20世紀大離散的故事,常常都會牽動我的情感,這是我看到潔琳這一選題時的第一感受。
在隨後的編輯中,我發現這個題目比我想象中更豐富,也更難以接近。在1940年代潮州的饑荒中,再娘(作者阿公的父親)帶着兒女離開饑荒、戰亂的故鄉,登船去暹羅,那時他在想什麼?未能登船的阿公和母親,又在想什麼?那個時代的他們,真的擁有選擇嗎?如果沒有,他們如何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去應對這樣的命運?這一系列細節都隨着他們的逝去消失了,即使他們還在,又會用什麼樣的語言去講述自己的故事?為此作者做了大量努力,訪談、研究、探查,一步步接近那個年代,拼湊出一個又一個人物,宏闊又細膩,讓我們看清離散的人們是如何各自掙扎,又各自生根。而她相當自覺地使用了潮州話,這正是他們講述的語言,庶民的語言。
各位讀者如有共鳴,不妨來閱讀這個既近又遠的故事。
曼谷唐人街(拍攝:李潔琳)
🌟 閱讀李潔琳《場外手記:找尋故里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