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 哈桑,哈泰省,土耳其 / 照片:Chin Mei, YU 還不知道是否要原地重建的學校
如何使萬里之外的讀者,也能感受到我這個身臨其境的探訪者,內心湧起的震撼、憤懣、好奇乃至茫然?
多年以前,當我以觀察者和寫作者的身份進入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巴勒斯坦時,回答這個問題,一直是最大的挑戰。2023年,面對挑戰的人變成了俞錦梅。她選擇了一個足夠有野心的主題:記錄一場交織著「人禍」的天災,一場終結土耳其 good old days 的大地震,而且是以直面心理創傷和複雜現場的方式。這首先就代表了一種勇氣。
把讀者從日常生活營造的寧靜氛圍中「驅趕」出來,讓他們和寫作者一起,面對種種災難、分離、絕望、無助,始終是困難的。但在長達三年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這樣的「驅趕」多多少少影響到了我們每個人,使我們覺察到:穩定從來不是生活的全部真相。它也可以是蠻橫粗暴,冷酷無情的。正如錦梅筆下那些遙遠而真實的幸存者:他們只是像所有普通人一樣,勞作、休憩、對生活懷抱期待。接著地震就來了,留下滿目瘡痍的現場,繼續「驅趕」著他們去面對和承受。而我們除了跟隨錦梅的視角和筆觸,去環顧、傾聽和思考,好像什麼都做不了。
神秘而暴烈的自然之力,總是折射出人性的兩個極端:既有直面死亡和毀滅的頑強,也有發自內心的無力感。這兩個極端,你在錦梅的文字裡,都能讀到。任何人面對這種沈甸甸的真實,都不可能保持絕對冷靜。而我在參與編輯這篇文章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了錦梅身為世界旅行者的豐富經驗和洞察力,也捕捉到了她的情緒起伏。這可能不是一篇「產品化」程度足夠高的稿件,但它的不完美之處,恰恰蘊含著寶貴的同情心。
記得2017年第一次到敘利亞採訪時,我的翻譯問我:「你們來到這裡,聽完我們的故事,是不是就會把我們忘了?」這是一個我無法輕飄飄回答的問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人經歷的這一切,也是生活,也是人生。